青岛大港海关辖区备案企业3.7万余家,是青岛海关企业数量最多的隶属海关。2020年11月2日,青岛大港海关企业注册备案服务窗口正式入驻青岛市民中心。两年来,海关服务窗口深入打造“关企连心桥”党建品牌,逐渐形成一套贴近企业、了解企业、服务企业的科学工作机制,搭建起一个宣传政策、接收建议、解决问题的“连心桥”。支部先后被山东省直机关工委授予“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海关总署授予“基层党建培育品牌单位”,被青岛海关授予关区首批“四强”党支部示范点,入驻两年均被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授予年度“示范窗口单位”。
“作风能力提升年”的示范窗口
10月31日中午12点,青岛市民中心四楼T03海关企业备案窗口,当值关员陈明正准备收尾上午的工作,青岛正鸿祥贸易有限公司业务员国亚飞来到窗口前,焦急地问:“我电子口岸卡丢了,没法在网上提交企业注销申请,只能来现场办理了,现在还能办理吗?”
陈明当即告知,海关企业备案窗口根据办事群众需要可以提供延时服务,并拿出企业注销申请表模板指导填写,随后当场受理企业注销申请,并详细讲解注销流程及办理时限。
在海关备案窗口,桌面上摆放着《备案业务企业明白纸》,上面详细罗列着海关企业备案、变更、注销、历史编码延期等业务详细操作流程,指导企业如何规范申报。针对在线自主申报困难的群众,海关窗口还提供现场“帮填”服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申报难的问题。
“根据办事群众需要,我们提供午间延时和双休日加班服务。”青岛大港海关企业注册备案科科长赵刚说,海关窗口现场受理包括出具报关单位备案证明、历史编码延期申请等业务日均办件量20余个,接受现场及电话业务咨询日均40余个,保证了窗口现场服务“零超时”“零差评”,实现了企业咨询电话“零遗漏”“全回复”。
“今年是青岛市民中心的‘作风能力提升年’,海关高效文明的服务一直都是我们重点展示的服务窗口。”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张会佐说。
“关企连心桥”的党建品牌效应
近日,青岛大港海关与青岛市行政审批局联合举办“联学共建谋发展 政策宣讲解难题”企业政策宣讲会。
“国家有利好政策,海关有宣讲平台,手把手地给我们企业讲解政策、指导操作。”参加完宣讲会后,青岛泽远报关代理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孙健说,海关与行政审批部门采用联合培训模式,除讲解报关单位注册备案、AEO高级认证、加工贸易手册设立等海关业务,还纳入了出口退税、电子营业执照等内容,使企业真正享实惠、获便利。
今年以来,青岛大港海关企业注册备案科党支部借助青岛市民中心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党建品牌“关企连心桥”品牌效应,与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一处党支部、青岛市市北区税务局税源管理一科党支部、青岛市外事服务中心党支部等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共推新规、共商良策、共解民忧。
为最大限度发挥联学联建效应,海关与其他单位先后开展“提升进出口企业业务办理便利化专场培训”“RCEP政策和‘多证合一’申报报关单位备案解读与利用实务培训”等5场联合培训,推广最新政策信息,千余家企业直接参加培训,切实享受政策红利,真正做到“企业有所需,海关有所为”。
“人民海关为人民”的不变初心
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关单位备案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取消了报关企业、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双重身份”的备案限制,同时报关单位备案全面纳入“多证合一”改革。
青岛大港海关企业注册备案窗口利用市民中心前台媒介,积极助推新规落实落地,在窗口发放《报关单位备案管理规定明白纸》,利用“联合培训”等线上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和操作辅导,提升外贸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多证合一”申报报关单位备案及“双重身份”备案的认知度,企业利用新规的积极性显著增强,慢慢从“不会办”转变到“我要办”。
今年前10个月,青岛大港海关新增报关单位3002家,同比增长8.3%,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提供了便利快捷的准入环境。
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是青岛海关辖区首个完成“双重身份”备案的企业。该公司业务种类多样,下设很多分公司。在之前的多次沟通调研中,企业表达了既需要自理报关资质也需要代理报关资质的迫切需求。
新规发布后,海关第一时间联系企业告知该政策利好,并在实施首日指导企业完成了“双重身份”备案。“‘双重身份’备案限制取消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既自营进出口贸易,又充分整合公司的各种资源,打破了之前的身份限制,积极拓展国际货运代理、船舶代理、代理报关、综合物流等业务,使公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应用。”公司关务负责人迟文胜介绍说,今年以来公司各项进出口业务均有较大增长,远超之前预期。
下一步,青岛大港海关企业注册备案窗口还将入驻青岛市崂山区行政服务大厅,“我们将秉承‘人民海关为人民’的初心,以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在窗口发挥着海关职能作用。”赵刚说。
(逄萌佳、应骏、王晓燕/文)